自然資源部出臺《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。據悉,要用市場化的方式,最大限度地調度礦山企業和社會各類資源的積極性,包括細化約束獎勵機制、建立政府專項基金、制定減免稅等政策。各級政府和企業應制訂出適合本地區礦山情況的實施方案,列出礦山修復企業名錄、修復方法、修復目標以及完成時間。防止“一刀切”,治理恢復中應該根據礦山的類型、資源稟賦、開發順序、市場需求,以及人文地理等因素,制訂出不同類型的礦山修復方案。
通過對國內外礦山修復研究及案例的分析發現,礦山修復不論采取什么技術,都要結合礦山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、周邊環境、交通情況、經濟條件、地理位置等因素,圍繞一個主題,以實現一個或多個功能為目標,完成礦山的修復再利用,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??傮w來說,可以將礦山修復模式分為8類。
1)工程綠化模式。該模式所對應的礦山一般離人口密集的市區較遠,周邊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要求較高,因此需要對礦山開采形成的裸露面和
尾礦場進行綠化修復,恢復生態環境,減少礦山開采對周邊環境的影響,具有投資成本低、技術單一、見效快的特點。
2)園林景觀模式。該模式主要適用于靠近城市居民區的礦山修復工程,通過消除廢棄礦山的次生災害等安全隱患,在合理利用現有礦山地質條件的基礎上布局設計,通過藝術手法對礦山環境進行園林式改造,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和休閑環境。
3)地質公園模式。礦山開采過程中會揭露出很多典型的地質斷面、地質景觀、地層巖性、古生物化石等地質素材,可將此類礦山改造后供人們參觀學習。
4)礦山公園模式??梢詫U棄礦山基于反映礦業開采過程的目的進行改造,并結合對礦山開采后植被環境的修復,為人們展示礦業發展的歷史脈絡,起到科學考察、科普教育的作用。
修復后的礦山
5)復合型旅游開發模式。針對當前城市居民對自然環境的需求和向往不斷提高,可結合生態觀光農莊模式,將休閑娛樂功能、餐飲功能等與公園結合起來,完善服務配套設施,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、旅游度假的場所。
6)工業或倉儲類模式。在綜合考慮廢棄礦山地形、交通、周邊經濟條件的基礎上,將礦山改造為工業或倉儲類場地。
7)城市公共設施類模式。將廢棄礦山場地清理改造為用于服務社會、公眾的設施。
8)垃圾處理模式。利用廢棄的礦坑,可將城市垃圾清運至礦坑進行多樣化的無害處理。